問題一:什么是發熱?
正常人體溫一般在36℃-37℃之間波動,下午溫度較清晨稍高,活動、進食后體溫也會稍高,波動范圍不超過1℃。
低熱:37.3℃-38℃
中等度熱:38℃-39℃
高熱:39℃-41℃
超高熱:41℃以上(兒童長時間高熱和超高熱容易出現驚厥,需要緊急處理)
問題二:為什么會發熱?
正常情況下,人體產熱和散熱保持動態平衡,維持體溫恒定。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產熱增加或散熱減少,則會出現發熱。
問題三:發熱就是孩子感冒了么?
發熱的病因很多,主要可以分為:感染性發熱及非感染性發熱。
感染性發熱:各種病原體如病毒、細菌、支原體、螺旋體、真菌、寄生蟲等。
非感染性發熱:
血液病:白血病、淋巴瘤等
結締組織病:系統性紅斑狼瘡、皮肌炎、硬皮病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
內分泌疾病:甲亢、甲狀腺炎、痛風等
顱內疾病:顱腦損傷所致腦出血、腦挫傷等
此外還包括血栓及栓塞病變,皮膚病變,惡性腫瘤,物理及化學損害(中暑、燒傷)等。原來有這么多病因可以導致我們發熱,在急診工作中,血常規、C反應蛋白、降鈣素原、白介素等,可以幫助醫生快速判斷發熱原因,以便能夠準確快速做出針對性治療。
問題四:發熱后我們應該怎么辦?
主要包括退熱治療以及原發病治療。
退熱治療包括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。物理降溫主要包括:退熱貼、溫水浴、涼水外敷額頭、減少衣物等。藥物降溫主要包括:布洛芬、對乙酰氨基酚等。
其中,兒童發熱是我們關注的要點。
對于低熱、中等度熱患兒(37.3℃-39℃),物理降溫時按照熱以冷降,冷以溫降。單純發熱無寒戰者,采用冷水浴、冰敷等降溫方式;發熱伴四肢冰冷、畏寒、韓戰者,以30℃-35℃溫水擦浴,直至皮膚發紅轉溫。
注意:既往經驗應用溫酒精擦浴退熱的方法不可取,兒童已禁用。酒精會破壞兒童皮膚毛囊結構,且可以經皮膚吸收,嚴重可導致肝損傷。
對于高熱及超高熱患兒(體溫高于39℃),物理降溫無效時,可開始藥物降溫治療,其中對乙酰氨基酚可作為兒童退熱的首選用藥,如果患兒不能口服,可選擇栓劑塞肛。
高熱驚厥快速識別與急救:
高熱驚厥表現為:體溫大于38℃,或體溫極劇升高的過程中突然起病,伴有寒戰,四肢發冷,眼球固定或向上斜視,面部、肢體、全身出現強直,痙攣抽動,可有短暫意識障礙或者昏迷。
緊急處理:1.立即將患者側臥位或仰臥位,頭偏向一側,防止嘔吐物吸入。去除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;2.松解衣領、褲帶;3.注意防止舌咬傷,可放置舌板于牙齒中間。4.頭敷冷毛巾;5.快速撥打120請求醫療救助。
問題五:中暑也能發熱?
隨著夏季到來,氣溫逐漸升高,中暑也可致體溫升高,最高溫度甚至可達46.5℃。
中暑:在暑熱天氣,濕度大、無風環境中,病人因為體溫中樞功能障礙,水、電解質上市過多引起的疾病。
中暑的臨床表現:
大量出汗和飲用礦泉水等低張液體,出現頭痛、頭暈,肢體、腹壁肌群痛性痙攣,肢體活動受限等。嚴重者可表現為:多汗、乏力、惡心、心率增快、黑矒、低血壓、暈厥,體溫升高,甚至神志障礙、休克等,繼而出現肝腎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礙。
炎熱夏季,遇到高熱伴昏迷者,應首先考慮中暑。
中暑的緊急處理:
快速降溫:稱為“黃金半小時,半小時內,將病人轉移至通風良好的低溫環境中,脫去衣物,肌肉按摩,促進散熱,并立即開始全身冷水浸浴;應注意:藥物降溫一般無效,甚至有害,不予給予布洛芬及對乙酰氨基酚治療。
夏季高溫,預防中暑:
1. 穿寬松淺色透氣衣物,在陽光下活動時,戴遮陽帽,使用防曬霜。
2. 炎熱天氣減少戶外活動,避免暴露陽光太久。
3. 多引用富含鉀、鎂和鈣鹽的防暑飲料
4. 中暑病人恢復后,數周內避免陽光下活動。
(供稿: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急救站 呂書華)
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  Copyright ? 2005-2020 zzems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郵編:450047  信箱:zhengzhou120@126.com   備案號:豫ICP備11010920號-1  投訴建議
技術支持:河南維康軟件有限公司   技術支持電話:0371-66855655  豫公網安備 41010702002377號